“參加組織生活、志愿服務、模范帶頭,都能獲得黨員積分,月考、年評榜上有名,真高興?!?/p>
“積極參加村務活動,既能給自己加分,還能為網格加分,特有面子?!?/p>
……
這是桓臺縣果里鎮徐斜村“黨建+網格”信用積分制管理給村民帶來的切實感受。
2019年以來,徐斜村創新探索村級治理的有效路徑,總結形成了“黨建+網格”信用積分制管理的“徐斜經驗”,得到省、市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。在“徐斜經驗”中,村“兩委”以網格劃分“責任田”,通過“積分制”實現對“責任田”的常態管理和績效評價,有效破解了“好制度難落實”的問題,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治理的新路子。2020年11月,徐斜村黨支部被評為全省“干事創業好班子”。
“積分制”激活“執行力”
8月20日中午,徐斜村愛心食堂窗口前,幾名志愿者打好飯菜,準備給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?!拔颐恐芏挤e極參加送餐服務志愿活動,能得信用積分0.5分?!庇谔m苓快步走出愛心食堂。
徐斜村實行積分考核制,激勵黨員參加志愿活動、爭先創優??己艘巹t詳細具體,減分項7條,對應加分項7條,簡單明了操作方便,黨支部月底匯總公示。在徐斜村文化長廊上,記者看到了黨員積分公示榜。64名黨員照片按照得分依次排列上榜,每張照片上都有一個二維碼,方便受黨員和群眾監督。
積分管理,把黨員干部的日常行為表現納入量化考核,干與不干,干多干少,干好干壞,全都有一把尺子量著,一串分數記著,公示上榜,秋后算賬。積分管理一改徐斜村渙散之風,黨員干部爭著亮身份、作承諾、當先鋒,短短三年時間把全體村民帶了起來,把村里工作帶了起來。徐斜村黨支部書記、村主任王新強告訴記者:“以前是村委干,村民看?,F在是村委、村民一起干?!?/p>
“網格化”種好“責任田”
采訪中,記者在徐斜村的文化長廊,遇到了淄川寨里鎮各村居50多人的“參觀團”。聽完講解后,負責人表示,用積分激活黨員、村民參與到網格治理中來,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。
黨員代表能夠參與村內事務管理,為村里發展謀思路、出點子,讓王新強感到干好工作更有底氣。他和村委一班人,以“地域相連、居住相鄰、戶數相近”,將全村劃分四個網格小組,構建了網格長-副網格長-網格員-村民“四級網格”村級治理“新體系”。把網格與組織架構同步設置,村黨支部書記和黨支部委員任網格長,把黨組織建在網格上,有效克服了黨建與村務“兩張皮”現象。第四網格網格長付廣利說:“一個網格就是一片‘責任田’,我們每個人都努力干,爭取有個好收成?!?/p>
“好班子”帶出“新徐斜”
徐斜之變,離不開“好班子”的強力引領。
徐斜村曾經是一個班子弱、村容村貌差、信訪積案多、集體經濟收入微薄的中等偏下村。2018年換屆,王新強走馬上任,先從抓班子入手,直面問題,對癥下藥。他說:“只有黨支部強起來,黨員才能帶起來,群眾才能動起來?!?/p>
徐斜村堅持黨員與群眾積分聯動,打造村級治理“共同體”。堅持積分與利益捆綁掛鉤,讓村級治理由制度約束變成了自覺行動。村里每季度評選紅旗網格,并由村集體拿出專項資金進行獎勵,實現了村民“利益”和“榮譽”雙掛鉤,做到了小事不出組,大事不出村。好媳婦、好婆婆,美在家庭等所有評選,都參考積分。王新強說:“村莊治理從村干部唱‘獨角戲’,轉向群眾跳‘集體舞’?!比w擰成一股繩,聚焦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軌道,并逐漸成長為一種良性的社會治理力量。
黃昏時分,村文化廣場上,30多位村民齊裝上陣,打起了太極拳。兩套拳下來,69歲的于修翠對記者說:“村里活動可少不了我,拳打好了也掙分,越活越年輕了?!?/p>
編輯:孔鼎